*注意:本文所有照片,均為作者辛苦拍攝,如想使用請來信告知喔*
雖然我挺不愛寫評測文章的
一來我個人懶,二來器材這種東西,喜歡跟有能力負擔就好
吵來吵去,或是鉅細靡遺的比個沒完很沒意思
但這支長鏡入手也快一年了(也就是快過保啦 - -+)
不寫一點使用心得,好像對它挺過意不去
所以就…多少寫一點吧。
*與祿來SL35的偽結合!!
*價格與外觀
高價的鏡頭大夥應該都是優先考量水貨,挑有信譽的水貨商就好了
這隻小砲的IS版約要三十三座地球儀(現在大概漲到要三十八座了)
加上一枚B+W MRC,就是三十四座地球儀。
鏡頭這種東西,越接近一百分,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高,跟電腦硬體
是差不多的,端看你的預算有多少,當時我是剛好接了老師的國科會
才有機會一舉攻頂成功。
鏡頭的塗裝是接近米白色的,避免白色容易沾染髒污,以及黑色鏡頭
易吸熱膨脹造成鏡片畸變,而影響光學素質的吧。
白砲是Canon的標誌非常顯眼,但在街拍時容易引人注目,如果想要
獵取人物的自然神色與表情,那這隻鏡頭的塗裝就算是不利的嘍
(奢侈的缺點)
鏡頭總長倒是容易造成攜帶上的不方便,大夥兒的背包與攜行裝置
要稍微挑過,不然它會讓你在空間上的配置大傷腦筋。
送遮光罩與鏡頭袋本家是L級鏡頭的基本,將它改成蓮花型倒是取決於
個人喜好,對於影響遮光效果而言,並不建議這樣做,如對帥氣與威猛
的相機外觀有偏執,那建議可以直上小白系列,又大又重畫質佳、又有
花型遮光罩。一舉數得~
*操作與手感
對焦環與對焦環範圍粗大,變焦、對焦的阻尼感非常好,縫隙間配置了
橡膠環以達成防塵防滴等的耐候要求。
內對焦與內變焦,鏡桶不伸長、前鏡片不轉動,操作平衡感極,且利於
使用偏光鏡,IS開關與切換對焦距離行程的按鈕,置於兩環中央,讓拍攝
的節奏明快不遲滯。整體而言,我使用它感受到了極佳的操作感。
重量約七百餘克,手持拍攝時尚屬穩定,由於我沒拿過小白,那一公斤多
的「美好」重量讓我卻步,小小白IS在與相機組合時,整體重量也很好,
而在IS的加持下,能確實降低望遠端的細微震動。
*入手考量
如果預算有限,可以直接入手本家的55-250 IS,我雖然沒使用過,但光就
CP值與成像品質而言,已經算是八十分的選擇了。
如對往後的全片福相容性有顧慮,且真想一窺望遠鏡頭的效果,
倒是可以考慮小小黑(70-300mm IS USM)。有IS又有微型超音波馬達
不過此鏡變焦時鏡桶會伸縮、且前鏡組會轉動不利使用偏光鏡,在挑選上
大家需要好好參酌。
不然適馬(Sigma)家的那隻70-300我也頗為推薦,焦段更長(雖然畫質
在望遠端也有些軟)且有Marco,在功能上也算是不錯的了。
*實拍照片
整理了一些將近一年來,使用小小白IS拍攝的照片
挑出一些還能看的
其中不乏磨合期與熟悉摸索長鏡時,一些不良的拍攝習慣
順道檢討批判一下自個兒XD。
1. 228公園的鴿子,沒有完全對到焦
2. 228的松鼠,此時我還在使用中央對焦後平移的技巧,此舉很容易造成失焦
3. 高美附近,試圖打月亮
4. 在這裡的相機跟鏡頭,會歷經風沙與鹽分的重大考驗
雖然小小白IS耐候性佳,但我的400D可就不是這樣了
(此時的測光技巧不好,很容易拍出過曝的照片)
5. 供在桌上的香包群,尚在學習白平衡的調整,原先的作品偏暖調

6. 家屋前鐵皮上的喵(少了電線會更好)
7. 自己頗喜歡的一張,在捷運淡水站的泥沼附近,(拍生物要對到眼睛)
9. 手持打月亮是OK的(裁圖後畫質也算良好)
10. 在室內用這隻拍好動的貓實在是不智之舉,但那時手邊無大光圈鏡頭
湊合著用效果也還不錯。


*結語:
大概就是這樣了,第一次寫稍微多一咪咪的評測文
這隻鏡頭相當的優越,對於長焦而言的泛用性絕對足夠
夠輕、畫質好、且不算非常貴(請只跟L群比XD)
只要不跟專業性用途去比較,它絕對是Canon的白砲群裡
最好的一枚,有毅力跟決心的話,慢慢存錢買一隻吧~
我說真格的。